妥善規劃再行動,別讓碳金變碳「驚」

2024-04-19

妥善規劃再行動,別讓碳金變碳「驚」

想靠圈地造林、復育紅樹林或改善土壤,快速取得自然碳匯,一點都不簡單;即使順利獲得碳匯,也不等於能夠轉換為國際認證的碳權。
「現在很多植樹造林的案件,都像是漂綠!」身兼環境部抵換專案及自願減量專案審議委員的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邱祈榮說了重話。
核發碳權如同印鈔票,不能隨便亂給,「但台灣開發碳匯這條路晚了十幾年,政府現在突然醒了,馬上就要看到效果,一直提倡種樹,卻沒有實質增加自然碳匯的借決方案。」
當自然碳匯越來越熱門,一旦陷入誤區,對台灣產業發展與國際形象相當不利。
中經院能源與環境中心主任劉哲良也提醒,坊間企業與部分學者容易用「學生寫論文的推論方式」看待自然碳匯,「他們覺得只要看文件、看文獻資料就能推斷碳匯的好壞、碳權的多寡,這樣太武斷,每件案子都是個案啊!」

 

事實上學者專家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
2023年初,國際碳權認證機構Verra核發的雨林保育復育專案(REDD+),吸引全球企業爭搶,卻被踢爆超過九成的碳權根本沒有實質減碳效益,引發全球譁然,企業都怕花了大錢買的碳權成了壁紙,儘管Verra否認指控,但擔任執行長達15年的David Antonioli還是撐不住輿論,黯然下台。
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柳婉郁坦言,多數國際森林碳權來自熱帶雨林地區,當地基礎建設程度相對較低,較難確保資訊即時流通,實際前往考察所費不貲,索性就不去查驗了,只能靠現場人員或顧問公司回報現場狀況,產生資訊落差。
就在Verra出包不久,全球碳權交易巨擘南極公司South Pole也宣布抽身辛巴威的森林碳權開發計畫「卡瑞巴減排專案Kariba REDD+」,因為當地碳權也涉嫌成效不彰、額度不實,重創碳權市場。
麥肯錫McKinsey、福斯汽車Volkswagen、古馳Gucci等數十個跨國企業買家全被質疑「漂綠」。
「REDD+」的專案定義是「減少毀林及森林退化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審查並核發碳權之前,必須先假設毀林及森林退化的情境,導致專案本身存有許多不確定性。
臺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直言,REDD+專案核發的碳權在市場上佔了1/3,「新加坡CIX碳權交易所」甚至有九成都是REDD+的商品,「他們原本以為搭上自然碳匯的議題,營運會像火箭往上衝,結果現在變成好大的包袱。」因此,對於疑點重重的REDD+專案,臺灣碳權交易所初期都不會碰。
國外的碳權交易發展至今,外界拿起放大鏡逐一檢視,而且許多企業為了抵銷自身的碳排放,大手筆買碳權,被抨擊為「把碳權當成贖罪券」,反而不努力在本業中減碳。
有別於以往的大張旗鼓,許多企業開始默默簡化、刪除公司永續承諾,或是乾脆閉口不談,引起新的「噤綠」現象。
《華盛頓郵報》就發現,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BlackRock官網原本寫著「我們承諾2050年前達成淨零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如今多處氣候承諾的文字在網站上銷聲匿跡。
國際上還有許多漂綠、噤綠的案例,都可能讓碳權供應斷炊。柳婉郁建議台灣政府,推動自然碳匯的碳權以國內專案為先、國際專案為輔,透過嚴謹的第三方查驗機制把關,避免稽查不實,或誇大品質的自然碳匯專案。
 

既然可能買到漂綠炸彈,許多企業心想,不如身體力行開發自然碳匯。只是一直種樹復育生態,不代表一定可以拿到等值的碳權。
劉哲良說,理論上種樹可以拿到碳權,但必須符合成本效益,也就是地要夠大、樹要夠多,長成林地還要維持夠久,難度很高。所以國外專家常用「tricky」形容種樹拿碳權。
「自然碳匯的碳權一噸可以賣10~20美元,種樹一公頃粗估成本要花10萬元,一個月吸碳約7~10公噸,換算下來每月營收140美元,也才新台幣5000元,每個月如果都賣出碳權,一年只賺6萬元,根本支付不了成本」,田建中坦言,至少要有100公頃的土地,才可能討論碳權的效益。
環境部氣候變遷屬副署長黃偉鳴指出,企業若要發展自然碳匯,除了要有開發碳匯的方法學,還需符合監測、報告、驗證機制(MRV),專案執行幾年後再經過審查,才能取得減量額度(碳權),「很多人覺得有樹木、有海、有土壤就能拿到碳權,但檢驗過程需要很多條件,規定也很複雜。」
無論是綠碳、藍碳、黃碳,轉換為有價的碳權只是附加價值,自然碳匯的本質還是生態保育、復育,唯有環境變好、碳匯與碳權才能綿延不絕。


 

碳匯開發四大迷思
現在每天能看見碳權相關新聞,這個議題的熱門程度可見一斑。除了常見的減碳手段,全民開始群起找尋自然碳匯,補足最後一塊「淨零拼圖」;不過,接近大自然很簡單,但開發自然碳匯一點都不容易,而且,自然碳匯要如何變成碳權?如何靠著碳權賺進「碳金」?
 

〈迷思一〉我有塊土地上面種樹,就能有碳權和碳匯?
中興大學森林系終身特聘教授柳婉郁指出,森林碳匯要轉換碳權,有四大條件:
1.造林面積須超過0.5公頃。
2.符合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對森林定義。
3.是人為經營與管理的「人造林」,且為「持續生長」的狀態。
4.為2000年後的「非森林利用」土地,「相對年輕」的新植造林。
 

〈迷思二〉計算碳匯,是看植物或土壤裡有多少碳嗎?
只對一半!根據台灣大學森林資源暨環境學系副教授邱祈榮說明,「碳匯」分兩種:碳儲存量和碳吸存量。碳儲存量是自然資本,也就是「資產總量」的概念,例如一顆樹本身就含有多少碳,並非碳匯應用的重點;碳吸存量是必須有基線的初始值,計算特定期間內增加的碳含量,才稱得上是可轉為碳權的碳匯。
 

〈迷思三〉可賺錢的自然碳權,就叫品質好的碳權?
不完全正確。國際環境智庫指引說明,一個好的自然碳權,要兼備「外加性、永久性、沒有高估、減量獨家擁有權、沒有對社會或環境造成重大危害」等五個原則。
大眾比較陌生的是「外加性」與「永久性」。外加性就是「額外」的減碳行為,例如在一片旱地上種下樹苗,樹木在成長過程中吸碳,這是原本沒有的效益。而且,樹木的減碳效果「不能被逆轉」,也就是永久性,如果森林、紅樹林在一場森林大火被燒光了,或是土壤因為洪水造成流失,都會影響碳權的審議與品質。
 

〈迷思四〉二氧化碳明明就是不好的東西,為什麼還要種到土裡?
透過植物把二氧化碳叢大氣中吸取下來,並固定封存在土壤內,可減緩溫室效應並改善氣候變遷,土壤的品質也不會因此變差,還能因為有機質增加,讓農作物或植物長的更好。所以,把二氧化碳儲存在土壤中,類似外匯存底的概念,通常不會動用、避免再釋放到大氣中。


參考來源:遠見2024/4月號 第454期

圖片來源:Freepik


高碳排製造業溫室氣體盤查4月底前需完成登錄、10底前完成查驗

2023年高碳排製造業溫室氣體盤查,應於2024年4月底前需完成登錄、10底前完成查驗。2023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的製造業,應於2024年4月30日前完成盤查與登錄,並於10月31日前完成查驗作業。環境部提醒事業依規定期限完成,以免面臨10萬元以上的罰鍰。 

碳足跡vs.碳中和:您真的了解嗎?

近年來,「碳足跡」和「碳中和」這兩個詞彙頻繁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但你真的了解它們之間的差異嗎?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